律师在线咨询 http://12364.com/ 近几日,随着“李少莉事件”的持续发酵,李少莉这个名字,真可以称得上是“一夜爆红”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李少莉事件”得真相,距离大众也是越来越近! 正所谓: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! 目前来看,“李少莉事件”还处于一个不太明朗的状况。但是相信在媒体持续的关注,挖掘她背后故事的同时,真相很快就会浮出水面。到时候是黑是白?自有公道在人心。 说起来,李少莉其实真的没做什么。不管她是佩戴了3万元的耳环,还是脖子上系着4千元的丝巾,这些放在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身上,其实都不重要。 为什么还是有人会抓着这个问题不放?只是因为李少莉的身份,她是一名副局长。 所以,她做“错”了,却错不在衣服首饰,错在她在发布会这样的重大场合,穿着奢侈品的行为,引起了人们对“李少莉的打扮是否合适?风气是否端正?”的激烈讨论。 不管是耳环,或者说是丝巾,人们揣测的结果,都指向了五个字:不正当收入。 在相关部门对李少莉的调查结果未出来之前,所有的推测都还只限于想象。民间老百姓口中,看待这件事情也分成了两个流派 一些人对李少莉的穿着,进行了一个中肯的评价。还有一些人则透过了表象,想得更加地深入一些。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:李少莉的穿搭有问题吗? 很多人抓着李少莉的穿搭,认为3万块钱的耳环,和4千块钱的丝巾,不应该出现在她的身上。 但是人家的穿搭一没有违规,二没有违法,难道仅仅是因为价格的原因,这才遭到了很多人的指责吗? 我们再来看一下,李少莉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几十年,她的工资肯定不低,再加上她的丈夫工资,买这个价格的东西,绝对是毫无压力的。 除此之外,有网友扒出李少莉以前的照片,上面的她一直都是这个波浪卷的头发,打扮也和这一次发布会上差不多。 一位年纪大一点的阿姨表示: 这种波浪卷发型,以前在香港和上海特别的流行,不仅显得人大方端庄,而且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干练。 而李少莉作为一个副局长,她出席这么重大的场合,把自己打扮得精致一点,其实是无可厚非的。 其实,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,让你去参加一个活动,出席一场宴会,你肯定也会穿得漂漂亮亮的,绝不会随随便便套个旧衣服就出门的。 好了,这个问题就不再纠结了。说说第二个问题,也是很多人关心的深一层次的问题:李少莉精致的外表下是否过着另一种生活? 一小区退休的老大爷,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,通过李少莉的升迁之路作为论证核心,进而发展到对其收入方面的大胆猜测。 不得不说“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”。大爷除了年纪大,经历的也多,一席话就说到了重点上。 他表示,李少莉成长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。据公开的履历表明,她曾经是一名棉纺织厂的女工。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工作不体面,怎么也配不上副局长这个身份。 其实,在那个年代,工人的地位是相当高的,他们之中的很多人,工资差不多能和厂长持平。 这些人普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,但这不能阻挡他们通过进修进入更高级的领域,而李少莉正是一个这样的人。 她从纺织厂辞职后,进入了中医学徒班,这和她的眼光长远有关系。 毕竟在那个工人待遇不错的环境下,去学一个当时并不吃香的行业,确实有点让人想不通。但也许“物以稀为贵”,李少莉的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。 学医结束后,李少莉在医院工作了多年,在此期间她也没有闲着,而是通过自学考上了医科专业。 由于工作能力出色,再加上有学历的衬托,李少莉被调任到了卫生局工作,实际上这一切都很合情合理。她不是一蹴而就的,是经历了长达五、六年的努力,这才进入了体制内。 在卫生局里,李少莉也没有闲着,她又考上了电大的法律系专业,这也让她的人生多了一份竞争力。 40岁的时候,李少莉升任为了副科级,43岁到了正科级,54岁才实现了副处级。这个时间不算短,但是也绝算不上快,毕竟这绝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情。 除此之外,李少莉还有另一个身份,她是民盟成员。 一些相关机构的机构构成,需要达到有无党派人士、少数民族人士等参与的领导架构,所以李少莉的民盟身份,可能对她的升迁也有一点点帮助。 而这正好能体现公平公正、各民族团结一心的重要思想。所以李少莉走到这个位置,是她勤奋学习、努力工作所应得的结果。 不得不佩服小区退休老大爷,他的这番话直指核心,真正将李少莉升迁的原因讲了出来。 所以,针对李少莉的“网暴”应该停止了,在调查还没有任何结果之时,所有的揣测都还只是推理,群众更应该擦亮自己的眼睛,不能人云亦云,更不能听风就是雨。 对别人传达恶意,收获的不可能是快乐,只有传递理性的想法,才是对他们最善意的回应。 在此之前,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李少莉曾经因为工作太忙,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之上。 除此之外,李少莉还曾获得过多项荣誉,给她的履历添上了浓重的色彩。 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、先进工作者、全国劳模...... 这些荣誉拿出任何一个出来,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。 而这些,这难道还不足以够证明她是一个好干部吗? 难道非要揪住他的穿搭打扮不放?这些人抱着的是什么心理? 也许等调查结果出来以后,事实很可能和大多数人想得大不一样。但是现在,在一切还是未知数时,急于揣测和下结论,就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伤害。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是非自有公论,黑白定能分明…… 所以,都消停一会儿吧,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。如果自己的事都做不好,又怎么去关心他人的事呢? 至此,大家对“李少莉事件”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?对于老大爷的说法,你是否赞同呢?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