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滤布 文/傅艺 图/来源网络,与文无关,侵删 《三国》里,关羽的陨落引来无数看客的叹息。 这样的结果,其实早就埋在了他的性格里。 自视甚高,看不起同时代的士大夫,还得罪了同僚和东吴。 麦城逃命的紧急关头,仍然不接受建议,狂妄的以为自己能冲破东吴的包围圈。 最终,自己身死是小,丢得荆州,破坏了蜀汉多年的筹谋。 若是他能够明辨时局,接受现实,又怎会落得这样的下场。 莫言在《晚熟的人》中写道: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,而是接受。 现实里,有太多的意想不到、世事无常;也有太多的看不过眼,却又无力改变。 以一己之力对抗,无异于以卵击石,不如全盘接受,在现实中充实自己,让自己的力量更加强大。 接受生活,不抗拒摔打 前段时间,《人民日报》发布了一张特殊的悼念照片,没有使用传统的黑白色。 邹竞院士,一生致力于感光材料和彩色胶卷事业,彩色,就是对她最好的悼念。 但是最初,院士的梦想并不在这里。 以居里夫人为偶像,18岁时的她,高考志愿都是与“化学化工”相关。 没想到,因为太优秀,高中的母校将邹竞推选为了“留苏预备生”。 她只能远赴苏联,学习电影胶片制造及洗印加工专业。 毕业回国后,邹竞进入了正在筹建的保定电影胶片厂。 尝过生活的艰苦,跨过科研的困境,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彩色胶卷。 生活,从来不是,我们要什么就给什么。 不如先接住生活给你的,扛下摔打、认真对待,才能等到机会,收获我们想要的。 2010年,邹竞开始全职到天津大学任教,这期间,她将自己的专业与梦想结合在了一起。 不仅创立了新的研究方向,还引领了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在高端功能化学品领域的快速发展。 从化学转向胶片,再从胶片走向化学,邹竞院士接住了生活的打击,再回生活以绚丽。 俗话说: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常八九。 既然生活不顺意,痛苦无济于事,直面才有更多可能。 新东方转直播上热搜,有网友心疼,有网友可惜,我却是佩服。 佩服他们,能够直面生活,并迅速的作出反应,在直播界,也逐渐的有了好评。 董宇辉在直播间说过:厄运来的时候你没有躲,所以在好运来的时候,才能和你撞个满怀。 吃过了该吃的苦,就能享受该享的福。 不要害怕生活的重拳出击,也不要抗拒摔打的满身泥泞。 就像宁静的一句台词:“人生的坎,踏过去了,就会成为赢家的踏脚石。” 生活给的,都是你该得的。 经历摔打,才能坚韧有力。 接受生活的难,才能奔向生活的甜。 接受等待,不与时间较劲 很多时候,我们不是感觉节奏太快,就是感叹时间不够用。 如果你去过制陶工坊,匠人们最常和你说的话,却是“等一等”。 制陶的工序繁多,从被选为陶土开始,历经磨难不说,还需要懂得时间的艺术。 “等土干、等火旺、等陶凉。” 只有时间“等”足了,才有成器的可能。 制陶如塑人,每个人都需要学学陶土的精神。 学会不与时间较劲,享受等待的价值。 王阳明,因为创立心学,而被称为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哲学家。 但是,他少时游历边塞,看到边疆战事不停,心中曾种下的,是一颗踏平草寇的种子。 十几岁,热血沸腾的写了一本防御政策的奏折,却被父亲狠狠斥责,未能面圣。 二十几岁,考取进士,进入官场,得以有机会亲自上疏,却没想到,言之有物的陈言,杳无回音。 三十几岁,朝堂动荡,在所有人都避锋芒的时候,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,冒死进谏,却被廷仗贬谪。 从少年起,一有机会就研习兵法,希望有一天能披甲上阵,人到中年仍然没有得碰兵事。 他虽抑郁但并未放弃,依然关注军务、等待时机。 这一等,又是十年。 正德十一年,四十五的王阳明才被举荐,总揽赣南、闽西一带的军务。 一年之内,因平叛有功,连升三级。 不久后,宁王叛乱,他更是凭借临时凑齐的两三万人,只用了35天,就获得大捷。 几十年的研习准备,使得每一次的战事,他都能够切中要理,速战速决。 老子曰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 等待,并不意味着停止,而是积累。 不着急于时间的长短,只专注与目标的距离。 王阳明曾说:“人须在事上磨炼,熬得住方成大器。” 等得起,才熬得住。 《时间的礼物》里说:世间的一切都有标价,除了时间,一秒就是一秒,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 节奏快了、时间不够用了,其实是你一直试图在与时间讲价,不满时间没有眷顾你。 当我们只顾抱怨的时候,古人却早已经告诉我们,如何与时间融合。 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;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 接受刚刚好,不贪恋完美 网上有句话: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” 我们所经历的、所拥有的,其实刚刚好。 “月盈则亏,过满则溢”,九分的普通,总好过贪求的完美。 《无问西东》里,章子怡饰演的王敏佳,漂亮、开朗,最后却遭到毁容,离开了北京。 她可怜老师整日被师母殴打,于是和同学写了一封匿名信,希望帮助老师。 没想到,成为了自己悲剧的导火索。 小学时的王敏佳,在一众同学中,被选中献花, 这一直是她心中的骄傲。 工作的间隙,她拿着献花的照片,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幸运儿的形象,贪恋着来自周围或羡慕、或嫉妒、或赞赏的眼光。 当师母拿着她写的匿名信找来的时,工作单位迅速对她展开了调查。 这才知晓,照片里的小女孩,根本就不是她。 因为太紧张,导致生病,王敏佳并没有出席献花现场,但她却一直不肯接受这样的结果。 骗自己,也骗别人。 被戳穿后,她不仅被当众批评,再加上师母冤枉她勾引老师,引起了公愤,还遭到众人殴打。 美貌、工作、故事,都没有了。 为了童年的遗憾,贪求完美的她,受到了惩罚。 王敏佳亲手为自己刻了墓碑,带着一身的伤痛,躲到了乡村。 令人唏嘘的结局,也是注定的结局。 陈鹏在她的墓前说:“逝者已矣,生者如斯。” 过去的,就让它过去吧,不如把精力放到现在,去改变未来。 “黄金无足色,白璧有微瑕。” 不完美,刚刚好。 接受刚刚好,是一种心境,是一种淡然。 在《七分刚刚好》这本书里,作者讲述了自己开店的经历。 她把小店的关门时间定到下午4点。 在她的概念里,如果付出满分的精力来做事,只会让自己更累。 七分的生活,刚刚好。 《摆渡人》里有句话: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,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。 接受自己的刚刚好,才能遇到属于自己的路。 只有真实的,才是自己的。 卢思浩写过:成长的很大一部分是接受,接受分道扬镳,接受世事无常,接受孤独挫折,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。 有的人,事与愿违时,常常沉浸在悲伤里,自怨自艾; 而有的人,却说服自己接受现实的不同,及时调整,跟上现状,找到继续前行的方向。 优秀的人,都会是后者。 不会因为个人的情绪喜好,来决定做事的品质。 接受一切,做好一切。 杨绛先生说过: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,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、不同程度的效益。 愿我们每个人,都在经历过学会接受的锻炼后,得到成长,让自己更强大。 接受,才有成功的可能; 但不接受,就只有放弃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