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游代理平台 https://wap.gkyou.com 1997年4月10日。 王小波发来一封邮件:“北京风和日丽,我要到郊外的房子去看看了。” 语气雀跃。 像顽皮小孩。 当时,李银河在英国出差。 读完心花怒放。 但因为赶着出门,没有回复。 后来她才知道,这是王小波给她的最后一封邮件。 次日凌晨。 邻居听到王小波的几声尖叫。 天亮后,他们发现王小波一直没出门。 敲门,无人应答。 强开,险些吓晕。 王小波已回天乏术,且死状惨烈—— 他的头顶着墙壁,身体弓着,额头有淤青,墙上有牙齿刮过的痕迹,嘴里还含着一块墙皮。 死因是心脏骤停。 王小波弟弟曾回忆:“他挣扎了一段时间再痛苦离世的。” 李银河曾说,王小波的生命就像樱花。 盛开了。 很短暂。 然后就溘然凋谢了。 如今,越来越多人怀念王小波。 他们视他为灯塔。 总能照亮迷茫的人,找回归途的方向。 但于王小波,在他短暂的人生旅途中,照亮他前行的,却只有他的妻子。 李银河。 爱情的开始,源于一本手抄小说《绿毛水怪》。 王小波写的。 当时,他只是无名之辈。 满腔热血的作品,没有出版社赏识。 只在朋友圈中传开,过了不知多少人,居然转到了李银河手中。 李银河盯着书名,只觉诡异。 什么水怪? 还长着绿毛? 谁知,只读了几分钟,她就彻底入了迷。 那是多么奇妙的故事! 如梦似幻。 缠绵悱恻。 宛如一首悠长的诗,搭配着绝伦的曲调,诉说着只有知音人才懂的爱情奇遇。 那个人,不是别人。 正是激荡的李银河。 她心里回响起一个声音:我一定会跟这个人有故事…… 李银河开始疯狂打听王小波的消息。 但越渴望越难找。 她渐渐沮丧。 心生退意。 好在缘分的红线,悄悄作了一次弊,居然将王小波送到她面前。 深呼吸…… 李银河甚至听到心跳声。 她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偶像,谁知—— 王小波丑得惊人! 小眼睛、厚嘴唇、大蒜鼻、黑皮肤,没有一处能让她产生丁点好感。 她失望而归。 可,王小波却对她一见钟情。 还故意跟她借了本书。 以为巧妙埋下再见的机会,结果却粗心到把书都弄丢了。 王小波只能尴尬傻笑。 李银河暗中吐槽:这人不仅丑,脑子还不好使。 王小波冷不丁问:“你有男朋友吗?” 李银河脱口而出:“刚分手呢。” 王小波突然表白:“你看我怎么样?” 这才第一次单独见面呀! 一般女生肯定觉得,王小波粗鲁无礼。 但李银河却又惊又喜,觉得王小波直率得可爱,脸也没那么丑了。 之后。 他开始写情书。 写在五线谱上。 每封开头都是:“你好哇,李银河。” 他说自己是愁容骑士。 进了名叫爱情的战场。 他总在问—— 你喜欢我吗?爱我吗?虽然我又丑又傻又冲动…… 有一次。 李银河去南方出差。 一回来,桌上放满了王小波的信。 其中一封,第一句是:“你快回来吧,你一回来我就要放一个震动北京城的大炮仗。” 李银河被震撼了。 因王小波浓烈的爱意,更因他惊人的才气。 她应许了这段恋情。 如今回忆这段,她仍笑得花枝招展:“王小波凌厉的攻势是任何人都难以抵御的。” 热恋迷人眼。 但激情稍纵即逝。 不久后,李银河提出了分手。她还是接受不了王小波的丑。 很多人觉得李银河薄情。 很少人知道,她的介意源于对比。 与王小波相恋前,她刚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恋情。 初恋。 对象是她学长。 长得极帅,像混血儿。 李银河主动追求,对方顺势答应。 但这段恋情带给她的,却是如火烧般的煎熬,并将她烧成灰烬。 学长与她观念相左。 还嘲讽李银河的想法,是不接地气的小资情调。 最终,李银河提了分手。 分手后,她痛苦到想用刀子割手臂。 王小波带她走出了初恋的痛。 但两任恋人的长相,也让她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。 她左思右想。 还是决定忍痛分手。 谁知—— 王小波又来信了! 一封充满酒味: “你从信纸上应该能够闻到二锅头、五粮液、竹叶青……的味道,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” 另一封写满嘲讽: “你应该去动物园爬虫馆看看,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。另外,你也不是那么好看么。” 李银河被逗笑了。 沉醉在王小波嘟嘟囔囔的胡话里。 她觉得他像个孩子。 于是回了头。 两人一直热恋。 见不到面时,用文字诉思念。 见面后,他们在北京城每个隐秘的角落,疯狂拥吻着对方。 李银河曾说:王小波是男版灰姑娘。 世人以为是玩笑。 但深入他们的生活,你会发现这是真的…… 爱情发生前,两人的生活轨迹,是一条绝无关联的平行线。 王小波出生前,家庭遭遇变故。 父亲受到批评。 母亲郁郁寡欢。 王小波先天不足,3岁就被查出软骨病。 他与兄弟姐妹长得很不同。 简单总结便是:丑。 又因长得很高,同学叫他“傻大个”。 家人戏称他是“傻波子”。 成长在特殊时期,他受了很多苦难,险些因为疟疾丢了命。 王小波自小就有作家梦。 热衷写文。 想象天马行空。 但在周围人眼中,他只是个脑子有问题的怪胎。 反观李银河。 她抽到的是人生胜利组。 父母是人民日报的创社元老。 随母姓、中途改名、自由恋爱,她从小就沐浴在高度自由的氛围中。 13岁发表文章。 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报社,身兼编辑与记者二职。 她乖巧懂事。 是父母骄傲的掌上明珠。 直到她遇上王小波,人生走向了另一条岔路。 王小波爱上李银河是一种必然。 李银河长得可爱。 身材娇小惹人怜。 而且,李银河还喜欢他的《绿毛水怪》。 简直无可挑剔! 但李银河为何会迷恋王小波? 她曾解释道:只有王小波与我的灵魂高度契合。 在那个年代里,男人择偶标准还很肤浅,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。 包括李银河初恋也是。 但李银河从小博览群书,早早接触西方文化。 她寻觅对象首要条件—— 不是经济条件。 而是精神契合。 与王小波见面前,她已经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,她承认自己是迷妹。 这份吸引力破除了所有偏见。 她注定沉沦。 1980年。 王小波向李银河家提亲。 李家父母坚决反对,一边是初中都没毕业的工人,另一边是大学毕业的明星编辑。 大家都觉得她疯了! 但李银河坚决要嫁。 她第一次忤逆了父母。 两人没有婚礼。 没有祝福。 如今留给李银河的,仅有他们在民政楼的一张合照。 后来的人盛誉王小波。 称他是天才。 是一代人的精神领袖。 但那是王小波死后的事。 在他还活着时,他一直是一个穷困潦倒、离经叛道、不被看好的作家。 周围人都说他不入流。 写的小说都是小黄书。 是李银河独自撑起一片天,为他遮风挡雨。 恋爱时,王小波就很自卑。 他质疑自己的判断,怀疑自己毫无才华。 他甚至说:“如果作品再没人要,我就转行去开拖拉机。我不能让你吃苦。” 李银河不愿。 她是王小波的头号粉丝。 一人迸发了一支啦啦队的气势。 每当王小波想放弃,她便跳出来说:你是世界上最好的、最棒的,我相信你,所以你也要相信自己。 结婚后,李银河获得公费留美的机会。 她欣然前往。 2年后,王小波也飞了过去。 在美国,两人生活非常拮据。 每个月的生活费,全靠李银河400美元的奖学金。 李银河见入不敷出。 又找了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。 王小波心痛不已。 于是也悄悄跑到后厨当洗碗工。 不出意外。 李银河很快发现了王小波,还把他赶回了家。 她说:(王小波)他那么智慧的脑袋,我舍不得他做这种事。 后来,王小波哥哥也看不过下去。 他找到李银河。 希望她劝王小波找份工作。 李银河毅然拒绝。 她坚定认为,王小波是有才华之人,不写小说他就成了行尸走肉。 哥哥质疑:“那你们生活怎么办?” 李银河没有犹豫:“我一个人工作能养活这个家。” 与李银河相恋20年,王小波几乎没干过什么工作。 他将大量时间投进创作中。 写出许多惊世骇俗的作品。 离世前,他在坚持创作。 但在创作之外—— 他自嘲是“软饭男”。 赚钱养家、料理家务,全都落到李银河头上。 如果没有王小波。 李银河依旧会是伟大的女性先驱。 但如果没有李银河。 王小波可能早就放弃写作,变成会计、维修工、IT男,泯然众人矣。 1997年4月11日。 远在英国的李银河接到朋友来电。 只说了4个字:“赶紧回家。” 她心脏突突狂跳。 立马抛下工作,赶往机场。 路上,她又接到另一个朋友的电话:“王小波是个诗人,走得也特别诗意。” 噩梦成真。 她虚脱倒地。 后来,她发布了一篇悼词,将她对王小波的爱称框上标题。 她埋怨王小波残忍。 留下她独自一人,面对没有他的残生。 她开始信人有来世。 那样她才能期盼,与王小波有重逢之日。 再后来,李银河给王小波选了一块墓地。 隐于山林。 十分幽静。 墓碑是一块巨石。 写着“王小波之墓”5个大字。 每一年。 李银河都如期而至。 2014年。 李银河被曝,与一名女性同居17年。 无数骂名朝她袭来。 讽刺她对王小波的真情,攻击她的性取向。 后来,李银河回应。 澄清对方是跨性别人士,感谢对方陪她走出悲痛。 记者曾问:你觉得她是王小波的替身吗? 李银河说:我也不清楚。 但至今,她仍在念叨:“王小波的完美,令我此生所有其他的关系黯然失色。” 李银河真的忘记王小波了吗? 并不。 这些年来,她都在为王小波的文学事业奔走。 帮他处理遗作。 替他解释故事情节。 王小波每年的生辰忌日,她也都会为他撰文。 一年比一年哀伤。 她在梦里寻他。 在文字里念他。 今年的撰文里,她甚至提到“在这个世界再待上一段时间,然后就去你那里与你汇合。” 王小波已成为她生活的大部分。 是血液。 是生命力。 是阳光与空气。 还记得,王小波有一年忌日。 李银河与书迷一同扫墓。 其中一位书迷,送上自己抄写王小波小说的本子。 忽的。 一只蝴蝶飞来。 直落在手抄本上,怎么也赶不走。 李银河深信—— 那只蝴蝶是王小波派来的。 为的就是告诉她,他虽已远去,却从未离开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